国字号“网红村”再次火出圈
又是一年盛夏,因“荷花”而盛名的平园池村再次火“出圈”。
尽管地处如皋市最北端,平园池村却是当地最有名的“荷花村”,加上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个“国字号”头衔,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自带流量的“网红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全国乡村旅游有多“卷”,竞争就有多激烈。如何出圈,考验着基层智慧。围绕“一朵花”、厚植“荷”文化,平园池村在不断招引培育“农业+旅游”特色项目中,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赏花拍照、水果采摘、露营垂钓、飞机观光……一系列“沉浸式乡村游”,让其吸粉无数,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三年华丽蜕变, “荷”文化迎来首“出圈”
千亩荷塘上,荷叶满目青绿,荷花争芳吐艳,白鹭尽情翩飞……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道尽荷花之美。不远处停着几辆大巴,正是从上海慕名而来的旅游团。
夏季,是平园池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村书记刘炜建最忙的日子。有多忙?用他的话说,那忙起来还得“兼职”做景区导游。
“仅7月6日这一天,景区接待游客6000人次,接下来的周末预计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将突破10000人次。”与日俱增的游客,成了刘炜建“甜蜜的负担”。
不过,平园池村的火是有迹可循的,从“落后村”到“网红村”,用了三年时间。
转机发生在2014年,刘炜建以新一届村党总支书记的身份走马上任。“乡村要发展,产业必先行。”刘炜建开始穿梭在村里的一条条小路上。彼时,莲藕栽植正是平园池村的支柱产业,每年夏天,藕池内大片的荷花都会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赏。看到这些情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莲藕的效益有限,如果能以荷花为主题,走‘农业+旅游’的道路,不就能打造出一个特色产业?”
说干就干。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挖历史资源、整合财政扶持项目,用“一根荷藕”串联起四季产业。
2017年8月,精心策划的首届平园池乡村荷花节与大众见面,“当天来了5万多名游客。” 纷至沓来的游客,更加坚定了平园池村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的信心。
迄今,村里已举办六届荷花节,承办2019年南通乡村旅游节和2020年南通乡村休闲旅游节,累计吸引近百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
农业项目“变现”,网红流量化为经济增量
7月上旬天气已是酷暑难耐,平园池村千亩荷塘旁的如皋市骁乐农场内的葡萄也相继成熟。农场内,负责人陈佳正穿梭在各个大棚间检查葡萄的长势。“暑假来临,这两天自驾亲子游的客人很多,大棚过道里成熟的葡萄都被摘光了,我先筛选一下,到时候把客人指引到葡萄成熟的大棚内。”
与骁乐农场一路之隔的如宝农耕园内,负责人黄飞飞正忙着收拾杂物,7月中旬,这个占地200亩的梨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平园池村现有的水果采摘项目都是供不应求,我一点也不担心梨园开放后的销路。”一边清理路边的杂草,一边检查梨子长势的黄飞飞干劲满满。
骁乐农场和如宝农耕园都坐落在平园池村的环村路上,这条路上,大大小小的农业项目已有10多个。
“这里玫瑰基地生产的玫瑰花茶很香,我很喜欢。”“我每半个月都要来一次久德农业博览园,这里的蓝莓、桃子、西瓜都很不错。”“南通杨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土栽培的果蔬好吃又好玩,我很喜欢带孩子来。”……一个个特色农业项目,换来了游客的满分好评。
村里花大力气建的这条环村路,不仅串起了平园池村的四季产业,也让平园池村再次火“出圈”,村里300多个村民也因此吃上“旅游饭”。
在荷塘月色景区内,68岁的村民陆春安一边驾驶游船一边给游客介绍着村里的变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年纪还能“再就业”。“人气旺的时候,一天摇船20多趟,能赚300多元。”
自5月份进入旅游旺季以来,短短一个多月,全村旅游收入已近百万元。
娱乐项目“年轻化”,拉动文旅“长红”效应
特色农业跑出“加速度”,文旅产业借势而上。在平园池村旅游区西北侧,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一架观光飞机驶离跑道冲上云霄,翱翔于天空。这是村里今年新开发的飞行旅游项目。
游客多了,也让平园池村开始思考如何留住游客。去年以来,平园池村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小火车、水寨、大摆锤、网红飞机、动力飞车、丛林攀爬等娱乐项目,相继推出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小飞机观光旅游及驾驶培训、研学拓展等能吸引全年龄段、各行各业游客的项目,让村庄的“出圈”更具吸引力。
5日上午10点,在荷塘月色景区内草坪上,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入职的员工们正在开展团建活动。
为何选择在此进行团建,梦百合家居人才发展中心负责人宋婧坦言,这些年平园池村立足本地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而梦百合也是扎根如皋一步步发展壮大,在这里进行团建活动,很有意义。
同一时间,不远处的一块试验田里,平园池村研学拓展基地负责人李熙妍正在给自己种的一小片地块除草,这块只有几平方米的小试验田,关系着村里即将推出的全新研学项目。李熙妍是东北人,原本在东北从事教育工作,去年,她跟着爱人回到平园池村照顾家中老人,恰逢村里计划发展研学拓展项目,便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公司的团建和党建、小朋友的研学和夏令营,目前档期都很满。”刘炜建认为,乡村旅游热的背后,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乡土文化为灵魂,旅游休闲为形态,充分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振兴路。
书写南通“百千工程”新篇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平园池村正以一名赶考者的姿态,笃定前行。
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许周欣 周锦旭
[编辑:张檬檬]